全國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662個價值超過600萬元
廈門海關近日向記者披露,該關經過數據研判,成功在兩票申報進口的“貝殼類”貨物中查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殼662個,價值超過600萬元。這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起走私進口鸚鵡螺殼案件。
據介紹,2018年5月10日,廈門海關風險部門在對關區進口商品進行風險分析時,發現一票申報自菲律賓進口的“貝殼類”貨物存在較大走私風險。在查驗過程中,廈門海關從該票貨物中發現大量疑似鸚鵡螺殼和珊瑚狀物品,經現場清點,此次查獲的疑似鸚鵡螺外殼401個,疑似石珊瑚、蒼珊瑚2800千克。
廈門海關緝私局遂立即組織緝私警力對涉案嫌疑人進行抓捕。
案發后,涉案主要嫌疑人黃某明、黃某杰已連夜潛逃至珠海、深圳地區,隨時有出境可能。廈門海關立即組織精干警力兵分兩路,分別于珠海、深圳兩地成功抓獲了主要嫌疑人黃某明、黃某杰。經連夜審訊,兩嫌疑人供述了其從菲律賓購買鸚鵡螺外殼并夾藏走私進境的犯罪事實。
與此同時,廈門海關對黃某杰報關進口的另一票“貝殼類”貨物進行布控查驗,又發現其中夾藏有疑似鸚鵡螺外殼261個。至此,廈門海關共計查獲疑似鸚鵡螺外殼達662個。
經專業資質部門鑒定,廈門海關查獲的疑似鸚鵡螺殼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物種,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的外殼,總量為662個,總價值達600萬元;疑似珊瑚類物品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珊瑚、石珊瑚,總重達2800千克,總價值33萬元。
據廈門海關介紹,鸚鵡螺被譽為“海洋活化石”,由于鸚鵡螺外形美觀且酷似鸚鵡頭部,在收藏市場歷來“奇貨可居”,走私分子為牟取高額利潤,大量夾藏走私鸚鵡螺殼進境,已構成走私珍貴動物制品罪。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