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二手設備舊機電進口手續及流程簡化但遇寒潮
發布時間:17-12-1918:13江蘇中江網傳媒
中國江蘇網12月19日南通訊(通訊員 鳳笑宇 )據江蘇檢驗檢疫部門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南通地區共檢驗進口舊機電設備40批389萬美元,批次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5% ,金額下降61.34%,舊機電進口遭遇寒潮。
據悉,進口舊機電大幅下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方面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人民對于國內綠色生態環境建設的需求與日俱增,進口舊機電的準入門檻也隨之提高。國家相繼出臺《大氣污染防治法》《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措施限制污染超標以及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設備進口。舊機電設備由于制造年份早、使用年限長,其對應的環保指標無法滿足新標準的要求,不少舊設備在裝運前檢驗環節因相關指標不滿足要求被拒絕入境。另一方面檢驗監管部門對進口舊機電的監管措施日趨嚴格。目前,檢驗檢疫部門依托e-CIQ主干系統,運用風險管理思維對國外入境的舊機電實施全面布控、重點查驗,形成全方位的檢驗監管屏障。據統計,2017年南通地區進口舊機電不合格率達40%,不合格的舊機電產品需按照國家標準整改合格后方能入境使用,無法整改將會被銷毀退運,企業進口舊機電的風險成本也大大增加。今年4月,南通局檢驗人員對一批美國進口舊機電現場查驗時發現設備內包含禁止進境貨物,依照相關法律檢驗人員對這批貨物進行銷毀處理 。
檢驗檢疫部門在這里提醒,進口舊機電產品涉及的法律法規要求較多,標準也比較復雜。為減少因對檢驗監管政策、流程不熟悉而造成經濟損失,檢驗檢疫部門開通了“進口舊機電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在正式簽訂進口合同前,收用貨單位可對準備進口的舊機電產品是否被列入禁止進口目錄、是否需要實施裝運前檢驗、是否有其他方面的特殊要求,在線咨詢并得到最權威的答復,避免遭受退運或者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