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石進口手續提速度先放后檢進口貨物通關時長縮短80%
武漢海關:“先放后檢”助礦石進口提速 進口貨物通關時長縮短80%
發布時間:2019年02月22日 分享到: 原標題:海關“先放后檢”助礦石進口提速 進口貨物通關時長縮短80%
2019年02月21日 湖北日報第6版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天縱、通訊員李寒光、袁劍)海關“先放后檢”新舉措施行4個多月來,企業進口貨物效率實現質的提升。2月19日從武漢海關獲悉,海關總署2018年10月下旬啟動“先放后檢”改革,以進口鉻礦石(砂)為例,抵港后平均通關驗放時長縮短了80%以上,由過去半個月減至一兩天。
2月13日,一批2034噸南非進口鉻礦石(砂)抵達黃石新港,經武漢海關隸屬黃石海關現場檢驗檢疫完畢后,74個集裝箱被直接提離港口,運抵貨主堆場倉庫。這是黃石關區第32批“先放后檢”申報進境的鉻礦石(砂)。
我國鉻礦資源比較貧乏,鉻礦主要作為添加料,用于生產高強度、抗腐蝕、耐磨、耐高溫、耐氧化的特種鋼,如:不銹鋼、耐酸鋼、耐熱鋼、滾珠軸承鋼、彈簧鋼等。
進口礦的質量安全尤為重要。傳統進口礦石檢驗工作包括現場檢驗檢疫、實驗室檢測、綜合評定及簽發證書3個環節,全流程走下來一般需要半個月!跋确藕髾z”新模式,即進口礦石完成現場檢驗檢疫工作并符合要求后,企業就可把貨物提離海關監管作業場所。企業貨物提離后,海關再實施實驗室檢測、綜合評定及簽發證書,將耗時較長的實驗室檢測與通關放行,由事前監管改為事后監管。
貨主湖北振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實施“先放后檢”新模式以來,進口鉻礦石(砂)抵港后通關效率大幅提高,為企業節省了港口拖車費、滯港費、滯箱費,又縮短了庫存周轉期,減少了資金占用量。此外,黃石新港外貿部負責人介紹,實施“先放后檢”,加快了港口集裝箱流轉速度,降低堆存場地壓力。
“先放后檢”新舉措施行4個月以來,我省海關累計檢驗進口鉻礦石(砂)31批、5.9萬噸,貨值1220萬美元。據不完全計算,僅滯港滯箱費一項就為企業節約成本5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