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生鮮走進江浙滬餐桌-大眾消費趨勢
天貓發布2018中國餐桌消費潮流趨勢報告

記者 莊鄭悅
丹麥的三文魚、智利的車厘子、阿根廷的牛肉、法國的紅酒……昨日,美國、加拿大、智利、新西蘭等15個國家的外交官帶著自家的明星產品齊聚杭州,為各自國家的天貓生鮮定制年貨禮盒“代言”。
而當天,天貓攜手15個全球優質原地產國家、全球行業協會、國內20多個原產地地方政府、全球300名生鮮商家共同簽訂了甄選全球戰略合作儀式,并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了《2018中國餐桌消費潮流趨勢報告》。報告顯示,隨著居民消費觀念升級,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他們更愿意為品質買單。
95后消費增速最快 江浙滬是進口生鮮主力消費地區
趨勢報告數據顯示,米面糧油作為消費者飲食的基礎品類,近年來增長顯著。以大米為例,優良新米的代表泰國茉莉香米表現突出,就頗受消費者歡迎。
而消費者在購買食物時,在整體生鮮品類中,水果,海鮮及肉類銷售額保持著前三位,但隨著飲食健康化,水果及蔬菜銷售額增速遙遙領先,而肉類呈現銷售增長放緩的趨勢。
同時,線上生鮮消費者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由一二線城市向下線城市滲透,三四線城市的進口生鮮消費者占比逐漸提升,且增速顯著,進口生鮮消費正在普及化,并以35歲以下年輕消費者為主。其中,以19歲到22歲的95后消費群體消費增速最快,新型消費階層正在崛起。
江浙滬和廣東等南方沿海省份是進口生鮮的主力消費地區,而遼寧、山東等北方省份進口生鮮增長強勁。原產地自然條件優越是高品質的保障,產自深海的食材天然無污染,備受關注。例如購買鱈魚的客單價是其他女性消費者的2倍以上,而三文魚滿足了中國餐桌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訴求,丹麥、智利和挪威是最受歡迎的三文魚產地。
全球產地多元化 進口生鮮、國內特色農產品飛速增長
另外,趨勢報告顯示,除了主要進口生鮮品類之外,有更多新興品類快速增長,進口生鮮多元化趨勢顯著。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最受歡迎的進口生鮮原產地TOP10國家分別是:泰國、澳大利亞、越南、智利、美國、新西蘭、阿根廷、丹麥、加拿大、墨西哥。
而2017年增長最快的進口生鮮品類前三名則分別是番薯、青口貝和橘子。其中,越南番薯成長在獨特熱帶氣候,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比一般小紫薯淀粉及維生素含量更高,口感也更加粉糯,2017年成為進口生鮮中爆發式增長的“新星”,受到消費者歡迎。
趨勢報告還指出,產地的多元化,使得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以凍蝦為例,如阿根廷紅蝦、越南、馬來西亞黑虎蝦、厄瓜多爾白蝦、文萊藍蝦等,整體銷售額呈現強力增長趨勢。
除此之外,國內特色農產品飛速增長,消費者對家鄉味道的土特產訴求越來越高,天然綠色的農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在巨大的市場潛能、互聯網+的滲透以及各項政策紅利下,特色農產品越來越多地“觸網”,發展速度加快。大閘蟹仍然是特產中最受歡迎的品類,廣西百香果躍居前列,成為水果中最受歡迎的特產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