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衛生用品進口但不乏安全隱憂
8日,江蘇檢驗檢疫局發布消息,我省一次性衛生用品進口持續增長,質量總體穩定,。
江蘇檢驗檢疫局統計,去年江蘇口岸共進口相關產品1401批,貨值達1億美元,貨值漲幅近46%。其中衛生巾、紙尿褲類產品進口金額占比超過97%。這些產品主要來自日本、新加坡。日系產品一家獨大,一次性衛生用品金額占江蘇口岸的71.2%。花王、尤妮佳、大王等日系品牌由于質量穩定,在中國市場上有了良好口碑。
由于一次性衛生用品直接與人體接觸,質量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關注。2017年,江蘇檢驗檢疫局根據風險布控規則,二手設備進口報關抽檢進口一次性衛生用品289批、2361.6噸,抽樣送實驗室檢測181批。抽檢結果未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報檢批。
但是,標識不合格問題大量存在。江蘇檢驗檢疫局統計,2017年抽檢發現中文標識不合格產品273批,總批次不合格率近20%,包括無中文標識、標識錯誤、標識內容缺失等。連云港口岸進口的一批日本品牌紙尿褲,查驗時發現包裝上印有“有機”字樣,但企業卻提供不出相應的證明材料。
江蘇檢驗檢疫局檢監處王曉瓊科長認為,標識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國外供方不重視、不了解我國標準要求,國內進口商則存在合規意識淡薄或為“節省費用”。
口岸抽檢情況比較樂觀,但進口衛生巾、紙尿褲并非盡善盡美。去年,韓國某品牌衛生巾被曝出含有可能致癌的有毒物質。另外,隨著跨境電商、海外代購、直郵等新銷售渠道和模式的興起,這些“舶來”的紙尿褲、衛生巾與常規進口渠道比,質量參差不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江蘇檢驗檢疫局檢監處處長趙金偉表示,將綜合運用風險管理、監督抽查、缺陷產品召回、消費預警、企業約談、執法打假和多部門聯動等手段,確保該類商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