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廈門進口鮮活海鮮總重量接近翻倍增長
廈門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在查驗進口水產品。資料圖
中新網廈門3月14日電 (陳悅 洪鈞)“3.15”前夕,來自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統計顯示,去年廈門進口鮮活海鮮總重量接近翻倍增長,而且整體質量較好,不合格率不到千分之一,進口水果的不合格率也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
近年來,隨著民眾消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進口海鮮和水果等登上普通民眾餐桌,廈門也是海鮮、水果等產品進口重要口岸。尤其是中國進口東盟國家海鮮產品的主要口岸之一,也是大陸進口臺灣水果的最大口岸。
廈門去年進口鮮活海鮮4391批,總重3152.6噸,貨值3156.2萬美元,分別比上一年同期增長41.5%,87.6%,74.9%,進口量位居全國前五。這些海鮮主要來自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美國等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這些漂洋過海而來的“生猛海鮮”品種也十分豐富,包括波士頓龍蝦、澳大利亞龍蝦、珍寶蟹、蝦姑、青蟹、東星斑、石斑魚、中華鱉等近30個品種。
檢驗檢疫部門去年從這些進口海鮮中檢出不合格4批,包括3批次越南進口活斑節蝦貨證不符,檢驗檢疫部門都按照規定進行了銷毀處理。
檢驗檢疫人士告訴記者,海鮮屬于高風險進口產品,二手機械進口代理為此,檢驗檢疫部門有檢疫準入、檢疫審批、口岸查驗三道監管程序“把關”。從不合格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來看,管控措施有效,正規進口海鮮質量有可靠保證。
此外,廈門口岸進境保鮮水果3939批,總重7.18萬噸,貨值9414萬美元,尤以來自我國臺灣地區和菲律賓、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為多。進口的水果品種包括菠蘿、蓮霧、芒果、火龍果、櫻桃等27個品種。其中來自臺灣地區的進口量最多,達4.03萬噸,占進口量的半數還多,包括菠蘿、蓮霧、芒果等19個品種;其他主要是來自美國、菲律賓等國家的櫻桃、香蕉、火龍果等。
檢驗檢疫人士介紹,水果同樣是高風險產品,去年全年共檢出農藥殘留超標11批次,不合格率約千分之三,正規進口的水果整體質量也較為可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