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沙港二手挖掘機進口辦理機電證需要時間
天津港進口挖掘機重點舊機電證辦理
青島港進口挖掘機辦理中檢
青島港進口挖掘設備代理中檢
進口二手機械設備客戶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進口舊設備面我要為二手機械設備進口商提供一些注意事項。
1. 舊設備是完全能夠進口的,進口時必定要找專業、有規劃的進出口公司署理操作,切不可盲從;
2. 舊設備進口和新設備進口操作流程差不多,相同繳關稅和,不存在說還有額定其它稅所繳。甚至依據公司本身的狀況,還有也許減免國家稅金;
3.不要去信任所謂啥費用全包,香港交貨,大陸提貨,一條柜多少錢全包的操作方法。假如對技能性疑問支支吾吾,含含糊糊,不能供給規范,告戒進口公司三思,不要貪小廉價,而吃了大虧;
4.舊設備進口時進口公司必定要嚴厲依照進出口公司請求供給實在、齊備的材料,不能憑自已片面志愿,隨意改動或修正實在信息,避免形成不必要的費事,必定要在進出口公司的指導下進行。
*******************************************************************************
舊設備進口報關相對于普貨來說是屬于國家監管下的產品,涉及的單證比較多,操作時間比較長,對工廠關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所以要把舊設備報關當做一個項目來做。如果稀里糊涂的就進行操作那么后果是可以預見的很嚴重。如果選擇找舊設備進口代理公司來做,那么在提供了進口的舊設備報關基本資料后,要讓二手機械進口代理公司提供一個專業的二手機械進口方案,可能在操作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小問題,但是大的方向確定下來,小問題的就不是問題了
擴大開放:降低進口商品關稅 放寬服務業準入
2018年03月21日 07:00 21世紀經濟報道 周瀟梟
3月2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的總理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
■ 周瀟梟 北京報道
3月2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的總理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
201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深化改革開放的舉措將相繼推出。李克強在記者會上列舉了一些具體措施,包括進一步降低進口商品總體關稅,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放寬服務業準入,包括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部分甚至會取消股比限制;全面開放制造業,不允許強制技術轉讓,保護知識產權;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等。
這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和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機構改革包括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新組建知識產權局等。“我們會遵循憲法,推進機構改革,這將更有利于堅持我們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李克強表示。
針對外界對中國開放各種各樣的評論,李克強回應:“我們的努力方向還是要使13億人的市場成為中外企業、各類所有制企業都可以公平競爭的市場,給中國消費者以更多的選擇,促使中國產品和服務升級,向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
“新的變化意味著進一步擴大開放,我們在開放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和潛力。比如貨物貿易,我們進口商品的稅率水平在世界是處于中等水平,但是我們愿意以更開放的姿態繼續進一步降低進口商品的總體稅率水平。”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
未來將進一步降低關稅的項目中,將囊括一些市場熱銷的消費品,包括藥品,特別是群眾、患者急需的抗癌藥品。李克強明確表示,對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
自2015年以來,為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合理增加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般消費品進口,我國已陸續降低了部分服裝、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藥品等消費品的進口關稅。
隨著我國更加注重貿易平衡,降低進口關稅的政策在持續推出。2017年末,進一步降低食品、藥品、衣著鞋帽、家用設備等多類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后又對部分先進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等以暫定稅率降低進口關稅。
針對外界高度關注的中美貿易摩擦,李克強表示,中美打貿易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沒有贏家,因為貿易總是要通過協商、談判、對話來解決爭端。希望雙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貿易戰。
李克強表示,“(中國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美方企業是可以抓住機遇的,但同時我們也希望美方能夠放寬對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我們會嚴格保護知識產權。”
促進服務業開放
除了上述促進貨物貿易的舉措外,服務貿易也將放寬準入。“我們的服務貿易現在是逆差,進一步開放服務業會付出一些代價,但可以促進產業競爭力的提高。下一步重點要放寬服務業的準入,比如說在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我們會加大放寬準入力度,在一些方面逐步放寬甚至取消股比的限制。”李克強表示。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現在需要充分利用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補上國內供給側短板:通過擴大服務貿易開放,讓更多機構遠程提供服務;或者在中國投資建立相關服務機構,來更好地滿足國內服務消費的需求。
服務業的開放,是對內對外共同的命題。“很多服務業存在行政性壟斷、市場壟斷,或者像教育、醫療、養老等,這些具有較強公共服務特點,長期是由政府提供——這些領域需要加大對內對外開放,讓民資、外資更好地進入,提升這些行業發展水平。”趙萍表示。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馮煦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與對民間資本放開應該是同步的,既是開放舉措,也是改革舉措。隨著收入水平提高,服務產品在居民消費中的占比逐漸上升,對服務業供給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和開放的主戰場正在由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傾斜。
馮煦明還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之間的相互關聯越來越強、界線越來越模糊。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能力的提高,對于制造業和農業轉型升級也很重要,產業發展需要通盤考慮。從長期來看,創新和技術進步是中國經濟繼續高質量增長的根本動力,而現代化的高質量的服務業對于培育、激發創新能力和社會活力至關重要。
吸引外資方面,也將推出改革舉措。針對外界部分誤讀,如有認為中國制造業的開放,附帶要求來華投資外商強制轉讓技術等安排。李克強予以回應:“我們還會全面放開制造業,在這方面不允許強制轉讓技術,我們將保護知識產權。”
此外,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將進一步縮減。李克強表示,正在加快推進涉及外商投資的三個法律合并成一個基礎性法律,以實現準入前國民待遇的承諾。
趙萍表示,從今年開始,對外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即外資還沒有進入國內,就給予國民待遇,對內對外沒有歧視。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為外資提供更多投資機會。未來,投資便利化也有望明顯提升,尤其在自貿區等改革開放前沿地帶,外資準入力度會更大、負面清單會更短、投資便利性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