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生活
最近在聽一部有聲小說,平凡的世界。其實最早接觸平凡的世界,不是現在,而是大約在高中的時候。當時聽到他的名字的時候,很陌生但是覺得很熟悉。朦朧中覺得,有一天我的世界和這個世界會發生交集。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現實的世界,我和平凡的世界不期而遇。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上下班大約有各有半個小時是在地鐵上度過的,為了打發這段時間,于是我養成了聽書的習慣,在手機上下載了許多有聲的mp3小說,閑來無事便聽聽,倒也自在。有一天,在電腦上下載的時候,一個熟悉的名字跳進了自己的腦海。平凡的世界,呵呵,像老朋友一樣相視一笑,于是開始了平凡的旅程,這樣在上下班喧鬧和擁擠的地鐵上便有了一個寧靜的世界。
這是一本拿起,就不會放下的書,這本書帶我去了那遙遠而的黃土高原,一排排的窯洞,善良樸實的農民還有整齊的莊稼。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個世界的每個人,甚至每個莊稼都充滿了親切的感情。這也是我們現代人所需要的,現代的生活節奏很快,上班-吃飯-睡覺,日復一日,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平凡的美麗。而對人生太過于苛求,我們過多的把精力放在去追求那些很遙遠的幸福和理想。其實,即使再平凡的事物,都有它的美麗之處,如果我們用一種平凡的眼光去看,就會發現。我覺得這種眼光,放到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也是很有意義的,不要讓快節奏的生活淹沒我們對生活的熱情,我們的人生大多都是平凡的,平凡的不能在平凡,但是卻也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時時的停下自己匆忙趕路的腳步,去欣賞這平凡的美麗。當你在清晨醒來,想想活著是一種多么珍貴的平凡:你還能呼吸,還能思考,還能享受,還能去愛。
另外,這本書一直讓我思索一個問題,也是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怎么樣生活,才有意義?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以答案也不同。具體到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他不甘于局限在雙水村這個小天地里,而想要到更大的天地里去闖蕩一番,見識一下更大的世界。基于這個理想,他毅然的離開了家鄉,去工地,下煤礦。經受了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苦痛。但是這種困難和苦痛是身體上的,他精神上卻是無比的強大。正是這種不甘于平庸的強大的精神,讓他能承受種種苦難,而坦然面對,甚至覺得能經受苦難也是一種幸福。所以,可以肯定,人的一生必須要有一個理想,一個信仰,一個自己覺得有意義而且合理的事情去做,不要怕經歷苦難,因為當你實現你的理想的時候,再回頭看,苦難甚至是一種幸福,一種你會認為很值得的事情。這樣的人生就會有意義。
書中還有一點寫的很好,就是對責任的描寫。人不能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孫少安對家庭的責任,一家大小的吃喝全靠他,每天任勞任怨,但他甚至覺得這種吃苦是神圣的,是幸福的。是啊,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是神圣的,是幸福的,那么這個人就真正的明白了責任的含義。責任其實是他人對自己的一種依戀,一種需要,當自己擔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的時候,這就是真正實現自己價值的時候。
回到我們現實的世界,生活很多時候很平凡,但是我們需要欣賞平凡的美麗。生活有的時候也會很苦,很實際,上班,下班,柴米油鹽,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想,其實苦難有的時候,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只要我們對生活有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擔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因為這其實就是自己的價值所在。